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
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總工程師辦公室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部
環境政策部
水環境規劃部
大氣環境規劃部
生態與農村環境規劃部
公共財政與投資研究部
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環境工程部
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
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核算中心
區域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農工黨黨員許開鵬:為西藏生態保護劃一條紅線
六年來,技術組累計進藏超過百次、在藏工作時間超過1500天、在藏調研行程超過20萬公里,這是農工黨黨員許開鵬在自己的2018年項目總結報告年終總結里寫下的一組數字。

許開鵬是一名環保工作者,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區劃中心主任。長期研究中國環境區劃的許開鵬,對西藏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項目的重要性、艱巨性有著清醒的認識。“責任重大、壓力山大,”許開鵬坦言。對西藏生態環境有所了解的人,一定會對許開鵬口中的“壓力山大”有著切身的體會。
西藏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項目要在全區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生態功能重要性敏感性脆弱性評估評價;要考慮由暖熱濕潤向寒冷干旱遞次過渡的氣候特點和由森林、灌叢、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帶狀更迭的自然生態系統類型,以及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還要考慮作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我國乃至東南亞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生態地位;更要考慮邊境地區、民族地區的特點以及重要能源開發接續基地等重要戰略定位。
“西藏各級政府、各部門基礎資料和相關規劃嚴重不全,各類保護地劃定不合理且沒有功能分區,各級各部門的技術支持力量也非常薄弱,這給我們前期的調研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許開鵬告訴記者。

時間緊、任務重,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在許開鵬的帶領下,技術組開始了強力攻關——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技術組要克服低壓、低氧環境下產生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各種高原反應不適癥狀;進藏航班多在清晨,技術組成員通常需要凌晨起來趕赴機場;西藏各地之間車程遙遠,技術組通常需要經歷動輒上千公里的艱險高山峽谷公路穿梭于西藏各地;在對接7地市74縣、區紅線方案的同時,技術組還需要同時收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發展戰略、規劃和重大項目,并要對各類保護地進行重新評估。
“全面鋪開紅線方案劃定和銜接工作以來,工作節奏異常緊張,技術組需要頻繁往返于北京和拉薩之間,要不斷切換克服‘高原反應’和‘平原醉氧’帶來的各種不適癥狀。”許開鵬說,但是技術組克服了種種困難,分別在西藏7地市和北京高效順利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地市政府專題會、廳局座談會、政府專題會、專家咨詢論證會等重大工作,對地方政府和部門提出的近6萬條意見給出答復,并形成《區縣技術規程》《意見處理原則》等補充規則。
更令人欣喜地是,在技術組提供的堅實保障基礎上,《西藏自治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順利出爐并通過了專家論證,科學劃定了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和生態環境極敏感脆弱區域,涵蓋了各類保護地體系,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對西藏自治區實施生態系統整體性和系統性保護,保護“江河源”和“生態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建設第三極國家公園、優化生態安全屏障工程建設、維護全國甚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生態安全,實現區域綠色發展,建設美麗西藏,保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1月,2018年度環境保護環境科學技術科技獎公布,王金南、許開鵬領銜參與的《環境功能區劃與空間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榮獲2018年度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我們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能夠參與其中并發揮作用,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榮耀。”許開鵬說。
(轉載自“北京農工”微信公眾號)
沒有相關信息